標題:
[心理學] 班高元補習班度拉/觀察學習.替代學習
發問:
人們〔替代學習〕的來源包括:真人示範.符號訊息.影帶.書本........... 書中舉例替代學習:人類從影片.書本或他人口中即學知毒蛇的可怕,而不必親身經歷毒蛇攻擊的結果方知它的可怕. 請問:我們透過他人描述而學得未曾經驗過的事物這也算是替代學習嗎? 例如:他人告知菊花的花形.顏色.大小葉辦.香味等等…未接觸過的人因此學而 得知,這算是替代學習嗎? 請求了解先知者解惑~~ 學習困惑者敬上 更新: 非常感謝你的解惑 補充: 所有透過書本學習而來的知識,都是一種替代學習; 那與認知學習差異為何?
最佳解長頸鹿美語答:
Bandura的觀察學習理論,又稱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是學習理論發展的比較新階段。 最早的古典學習理論,是巴伐洛夫提出的刺激反應,反應就是一種學習 再來是操作學習,主要是Skinner提出,重點是,人們由於受到增強,也就是一種酬賞,因此而學會新事物。 社會學習理論已經是更進一步了,就是說,人們不必透過自己親身的經驗,而是透過別人經驗,這就是何以稱作替代的意思,因為別人替代我們了,我們不必自己去。被火燒到,不必去燒就知道痛;殺人可能要坐牢,也不必去殺。這樣看來,所有透過書本學習而來的知識,都是一種替代學習。所以你說的,也是一種替代學習。 不過,學習最好的方法是動手做,其次才是看,最後才是聽。所以動手做實驗、進入田野調查等,就是第一手學習的經驗。 2006-02-13 21:10:33 補充: 社會學習理論其實應該細分成 1. 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2. 社會認知理論 (social cognitive theory)社會認知理論由社會學習理論進一步發展而出,整個過程從19世紀就開始了。Bandura在1960年代 開始社會學習理論的著作。1986, Bandura正式推出社會認知理論。有個英文網站,有非常豐富的介紹,如果你英文閱讀能力可以,應該可以很有收穫:http://www.med.usf.edu/~kmbrown/Social_Cognitive_Theory_Overview.htm 2006-02-13 21:26:56 補充: 社會認知理論,認為人類行為是動態、互動的過程,其中牽涉個人因素、行為以及環境。這個理論主張,個人的行為是受這三個因素所影響的。儘管也接受反應結果會影響行為,但是這是透過認知的過程影響的。 因此,行為反應的結果被用來形塑對行為後果的預期。就是由於能夠形塑期望,因此讓人們在行為之前可以預期後果。此外,社會認知理論認為人們所學習到的大多數行為都是看別人的狀況學來的。希望有幫助。
其他解答:
連不上去英文翻譯 yahoo阿......
10449D54D250ED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