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卑南文化和卑南族
發問:
卑南文化和卑南族是相同的嗎? 還是卑南族是卑南文化的延續 還是兩個沒有關聯 只是地理位置接近?
最佳解答:
文化是有文字的"文"明 卑南族好像是現在的 其實都一樣吧 卑南文化是只在卑南這區找到以前的文化 卑南族是指卑南原住民族群 地理位置都一樣: 卑南族分佈在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的海岸區,也就是台東縣、屏東縣恆春鎮及滿州一帶。有人又稱卑南族為「八那八那養」,因為根據傳說他們發源於太麻里鄉美和村的八那八那養的地方。 http://tw.knowledge.yahoo.com/search/search_result?p=%E5%8D%91%E5%8D%97 地理分布 卑南族位於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區,台東縱谷南方的平原上。 依其起源傳說,分為兩個系統: 一是石生起源說的知本系統,發源地為Ruvoahan,包括知本、建和、利嘉、初鹿、泰安。 一是竹生起源說的南王系統,發源地是Panapanayan,包括南王、檳榔、寶桑。 卑南族分佈於台東縣卑南鄉,共分為八個社,包括知本村、建和村、利嘉村、泰安村、檳榔村、美農村、初鹿村、南王村、溫泉村。昔稱「八社番」。 人口集中在台東縣,其中以台東市比例最高;其次是卑南鄉,總人口數大約九仟多人。 認識卑南族 根據卑南族的起源傳說,可分為兩大系統: 相傳祖先上岸後的地點。 (一) 「石生」的傳說: 咸信祖先是由巨石裂開所生,發源於今台東太麻里鄉美和海岸附近的山坡地上,此系統包括知本村、建和村、泰安村、初鹿村、利嘉村等。知本村、建和村的卑南人還在此地立了一塊發祥地的紀念碑,並有石棚祭祀著渡海來台約三位先祖的名字,在每年的清明節,知本、建和的村民會到此祭拜。 (二) 「竹生」的傳說: 以南王里(現隸屬台東市)、檳朗村、寶桑(由南王分支出去)為主。根據南王長老口述,祖先是由竹子所生。起源傳說的不同與地理位置的差異,卑南八社在歷史的流光裡呈現了一些異。以知本為首的石生文化,因緊臨排灣、魯凱的聚落,文化上的表現與語言上的濁重音明顯地受到了他族的影響。接近阿美族的南王系統在語音的輕巧上與阿美族相近。 清康熙年間,以南王為首的卑南人,平定了朱一貴之亂的餘黨。因此被清廷冊封為「卑南大王」,並且賜予朝服,鄰近的阿美族、排灣族都要而其納貢、賦稅。是卑南族的全盛時期,也是族人至今津津樂道的光榮史蹟。 卑南族的社會裡有二個領導人物: 一個是男祭師(rahan),負責主持部落性的重要祭儀。一位是政治領袖(ayawan),由村子裡領導能力強的人來擔任,負責部落裡重大事情的協調者,亦是人獵祭、爭戰的領導人物。 目前男祭師依然沿續傳統的職責,在部落裡受人敬重。ayawan則因現代行政體系的介入在各村的職權消長也有所不同。以南王為例,里長的職權有凌駕傳統領導人之趨勢,但長老群依然受敬重。建和則恰好相反,頭目的領導地位居高不下。有些村落的年輕人有感於傳統文化的式微,近年來極力鼓吹延續傳統命脈的活動,呈現了年輕人拉著老人往前跑的現象。不管任何形式的演變,族中長老的生活
其他解答:
卑南大溪的子民 新石器時代卑南部落 披荊斬棘建家園-農耕和漁獵 五千多年前,一群人攜家帶眷來到臺東平原,清澈的河流潤澤大地,東流太平泮,綠島浮現在日出之處。卑南大溪從北方流來,向北岸望去,山脈連綿都蘭山雲霧繞頂。眼前是片草木繁盛、羌鹿遍野的土地。他們決定結束旅程,落腳河階上,開始建立家園。 隨身帶的食物不多,必須開始找食物。男人逐獵山豬和野鹿,在溪岸泂濱捕魚;其他的人採集野兼、野菜和柴薪。大家合力搭建草茅來暫時棲力。當可以維持溫飽的時候,族人開始墾地播種。到了收穫季節,大家一道收割、舂穀,這個豐年,帶給族人無比歡樂,也讓他們在這一塊土地上展開新生活。 卑南文化人的居住環境 卑南文化人居住的聚落位在卑南山鹿東南坡的河階上,依山傍水,背倚卑南山前傍卑南大溪,可以目送溪水向東直入太平洋,聚落的南方則是水草豐饒,台東沖積三角洲平原。這一河階在台東沖積三角洲的北端,地勢較高,展望良好,後面又有峭壁屏障的卑南山,進可攻、退可守,是一處良好的居住地點。聚落的外圍是耕作穀物的農地,他們在海邊和溪中捕魚,狩獵的獵場可能遍及附近山區和台東三角洲平原,山上的野箸和平野上的野鹿都是他們的主要獵物。卑南溪流過卑南文化人居住的河偕下方,溪裡豐富的魚蟹,肥碩的何氏棘魚和高身的魚比比皆是。每年春之際,億萬的魚蟹沿溪上溯迴游,卑南文化人可以人可以輕易也捕撈豐富的魚蟹。屋舍建築所使用的大型口柱重達兩公噸以上,原始產地在中央山脈。卑南文化人為了建築屋舍,可能中央山脈採取石料,沿鹿野溪、卑南大溪。藉水路運送石板。從卑南文化人使用大量板岩的證據來看,他們很可能有撌門的採石和石板加工技術。兩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卑南村落不明原因的被廢棄了,在風雨歲月中逐漸湮沒,以至於長埋地底。只留下豎立地面的石柱群,標示著這個不復存在的史前村落。DF6FCCC182CA72B1
- Mar 24 Thu 2016 22:07
卑南文化和卑南族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